時間:2024-10-10 16:54:04 來源:加盟網
【摘要】近期,地攤牛排火鍋在全國范圍內備受青睞,不少小店日營業額突破3萬元。 這類火鍋以“輕量化門店、高性價比”的特點,成為一種新型的價值表達方式,吸引了眾多顧客排隊等候。 那么,地攤牛排火鍋的優缺點各在哪里?是否適合行業人士效仿?地攤熱潮的背后原因是什么?我們一起來探討。 01 日營業額3萬,高復購率,地攤牛排火鍋人氣旺盛! 地攤牛排火鍋的興起,為小本生意帶來了新的機遇。 近期,火鍋餐見發現,成都、鄭州、石家莊等...
近期,地攤牛排火鍋在全國范圍內備受青睞,不少小店日營業額突破3萬元。
這類火鍋以“輕量化門店、高性價比”的特點,成為一種新型的價值表達方式,吸引了眾多顧客排隊等候。
那么,地攤牛排火鍋的優缺點各在哪里?是否適合行業人士效仿?地攤熱潮的背后原因是什么?我們一起來探討。
01 日營業額3萬,高復購率,地攤牛排火鍋人氣旺盛!
地攤牛排火鍋的興起,為小本生意帶來了新的機遇。
近期,火鍋餐見發現,成都、鄭州、石家莊等地的地攤牛排火鍋開始走紅,許多街邊小店顧客絡繹不絕,鄭州甚至有地攤牛排店日銷量達到1000斤,日營業額2萬元。
目前,地攤牛排自助火鍋的產品模式主要有三種。
第一種是套餐主導,搭配多種涮菜。以鄭州的街邊牛排坊為例,主要通過線上套餐銷售,如99元兩人餐(含3斤牛骨),138元四人餐(含4斤牛骨),199元六人餐(含5斤牛骨),套餐中還包含45種自助涮菜。
在產品制作和出餐方式上,該店每日新鮮鹵制牛排、牛脊骨,傍晚進行調料,廚房只需一人即可快速出餐。因為是料足的火鍋,顧客自取涮品,所以不需要員工。
據了解,這家店日常接待100桌,節假日更是超過200桌。
第二種是按人頭收費,提供多種免費食材。以成都的蜀九歡·地攤牛排自助火鍋為例,牛排口味豐富,分為辣鹵、五香、孜然三種,牛排不限量,還有牛肉、涮菜、鹵菜小吃等,大眾點評單人價為55.9元,兒童自助價為29.9元,鍋底費用為48元。
第三種是套餐收費,搭配免費涮菜和付費涼菜。以重慶的程大氣·地攤牛排鍋為例,套餐分為99元兩人餐,159元四人餐,239元六人餐,每個套餐均包含30多種涮菜。
此外,該店還提供付費涼菜,如蒜泥白肉、五香熏魚24元,青椒皮蛋12元、雞絲涼面6元等。該店還打出“西部辣鹵地攤牛排,人均四十元,肉好吃,菜管飽”的口號。
實際上,地攤牛排火鍋一直存在,只是在新消費需求的推動下,這個傳統品類得以重新煥發活力。地攤意味著價格親民,而牛排提升了顧客心中的產品力。
在某種程度上,這一品類符合了當前消費者“想節省開支,又想嘗試不同食物”的心理需求。
地攤牛排火鍋的迅速走紅,使得行業人士對其盈利模式進行了對比,甚至出現了鄭州模式與成都模式之稱。
·鄭州模式:以套餐和自助為主,作為有料火鍋,涮菜免費,人均消費約50元,主打經濟實惠。口味較少,更多是直接上菜加涮菜。
·成都模式:多以按人頭收費加自助,口味多樣,不含鍋底、油碟,人均消費約80元。
兩種模式各有地域飲食特色和市場打法,沒有絕對的好壞,但有些門店將兩者優勢結合,推出多種套餐和多種口味的組合。
那么,地攤牛排火鍋是否值得跟隨,是否適合將其作為火鍋店的引流產品?
02 地攤牛排熱潮,是否值得效仿?
近兩年,低成本、輕資產模式成為許多人士進入餐飲行業的首選,突如其來的地攤牛排熱潮,是時代造就的“新網紅”產品,還是小餐飲生意的新出路?
1、滿足口腹之欲,又具有性價比
隨著今年牛肉自助的火爆,許多餐飲人士看到了牛肉產品的潛力,地攤牛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大口吃肉成為地攤牛排的基本需求,一些門店老板很會把握顧客心理,將剛出鍋的鹵牛排大口品嘗的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,加上地攤的煙火氣和人氣效應,吸引了第一批流量。
而人均三四十元的客單價,觸動了顧客追求平價的心理,吃一頓地攤牛排的客單價與點一頓外賣相當,無論性價比還是心價比都值得一試。再者,30多種免費涮菜成為影響顧客決策的關鍵因素,經過一系列流程,許多人都會對地攤牛排產生超值的印象。
2、地攤和煙火氣是亮點,也是開店的一大制約因素
從鄭州多家地攤牛排火鍋店來看,很多門店位于社區或城郊地帶,需要具備一定的外擺條件,找到適合的店鋪成為關鍵。
以前文提到的鄭州地攤牛排店為例,附近有工廠,緊鄰多個小區,人流量大,客單價低,非常適合開地攤牛排品類。
但對于不少城市的地攤牛排而言,有些店家的門店設計充滿了地攤的煙火氣息。這種業態往往難以在社區之外見到,否則會顯得格格不入。
在壹鳴咨詢的創始人劉一鳴眼中,地攤牛排火鍋這類業態,需要足夠面積的室外擺放空間和較大的客流量支持。若缺乏足夠的客流,就可能導致價格上漲,而一旦漲價,地攤牛排的客單價優勢將不復存在,與地攤的性價比產生沖突。
另外,北方許多地攤火鍋店室內座位有限,真正的用餐區域在外擺區,因此受季節和天氣條件影響較大。如果增設帳篷,也需要考慮到通風和安全性。
3、想要提升價值感,產品結構需進一步優化
觀察當前地攤牛排市場,主要以單店或小型連鎖店為主,地攤牛排火鍋雖然有了品類,但尚未形成品牌。
地攤牛排若想升級,必須調整產品結構,豐富產品和經營模式,擺脫現有產品和門店的粗放式經營。
在四川,一些地攤牛排火鍋店已經開始提供新的選項,例如推出“地攤牛排鍋·芋兒雞”,融入了四川特色小吃芋兒雞。而“蝦霸天牛牛地攤牛排火鍋”則是將小龍蝦與地攤牛排相結合。
實際上,“近親”火鍋業的多種經營方式不失為一個好的參考。如成都頗受歡迎的爸爸炒料牛排火鍋,不僅通過開鍋儀式、磨坊豆花、甜飲品等方式增加了顧客體驗,而且成本并未大幅上升。
關于品類是否需要品牌化,劉一鳴認為,目前重點應是盈利,一旦品牌化導致客單價上漲,品類就會失去原有優勢。地攤牛排適合在小范圍內嘗試開店。
或者,可以考慮像蘭州拉面那樣,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,作為小生意,專注門店盈利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。
03 地攤,正成為新的競爭戰場!
近期,火鍋餐見老板群中流傳著一個視頻,顯示一家地攤牛排店108桌座無虛席,老板十分激動。火鍋餐見發現,人氣地攤牛排火鍋店越來越多。
為何地攤+品類如此火爆?
首先,產品種類豐富,“量大”。比如街邊牛排坊的99元套餐,包括兩斤三兩熟肉和數十種涮菜,這種“量大”是吸引顧客嘗試和復購的關鍵因素。大眾消費者總是希望用同樣的錢買到更多產品。
此外,地攤牛排老板們越來越懂得利用網絡營銷,他們會上傳記錄每小時“空盆”的視頻,甚至通過店外客流的不斷流動營造人氣旺盛的氛圍。
產品的種類多,再配合客流量大、翻臺次數多,利用“多”和“量大”來引發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。
第二是“快”。地攤產品出餐快,顧客用餐也快,這種追求翻臺率和效率的業態對商家和顧客都有利。
最后是“省”。地攤牛排的客單價一般在四五十元左右,商家通過直播或套餐等方式吸引顧客,讓顧客感到價格優惠、節省開支。
除了上述優勢,地攤火鍋也面臨一些問題,如產品力不足,部分門店產品過于粗糙。此外,有些店家只是看到地攤火鍋的火爆就盲目跟風。下半年,隨著地攤產品的增多,加上牛排秋冬進補的觀念,預計將引發新一輪的地攤市場競爭。
在火鍋餐見看來,避免這場競爭的關鍵是提升產品力,至少達到行業平均水平,同時發揮地攤的氛圍優勢,畢竟現鹵現燉的煙火氣息比預制菜更受歡迎。
老板們也可以嘗試將新鮮、泥爐、菜市場等模式的亮點進行拆分組合,創造自己獨特的差異化,這樣門店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總結
當前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出從物質到情感、精神層面的多元升級。價格親民、接地氣的地攤,正是滿足這種精神釋放需求的絕佳場所。
地攤牛排火鍋是一個既有明顯優勢也有劣勢的品類,發揮優勢、彌補劣勢是其突破的關鍵之一。
盡管都說下半年的餐飲業將面臨挑戰,但成功的道路從不擁擠,因為堅持到底的人并不多。